螺杆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
在中央空调系统中,螺杆压缩机作为核心部件,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。一旦螺杆压缩机出现故障,不仅会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,还可能导致高昂的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滞。那如何准确、及时地诊断螺杆压缩机故障呢?
一、常见故障类型
(一)机械故障
1.转子磨损:转子是螺杆压缩机的关键运动部件,初期磨损表现为局部划痕或点蚀,随着时间推移,磨损加剧,可能出现片状剥落甚至齿根断裂。主要原因包括润滑不良,致使齿面油膜无法有效形成;吸入液体、杂质,对转子表面造成划伤;转子材料选用不当,硬度不达标;压缩比过大,导致齿面承受过高载荷;装配存在误差,使齿面间隙不均匀等。转子磨损会引发压缩机振动加剧、噪音增大、容积效率下降以及排气温度升高等一系列问题。
2.轴承失效:螺杆压缩机多采用滚动轴承,常见失效形式有磨损、点蚀、剥落、烧结等。引起轴承失效的因素有润滑脂变质失效,无法提供良好润滑;轴承座同轴度差,安装时出现偏斜;转子不平衡,使轴承受交变应力作用;吸气中含有杂质,污染轴承;选型不当,轴承尺寸小于实际额定载荷等。轴承失效的典型症状为噪声突然增大且声音尖利、振动剧烈、轴承温度急剧上升,润滑脂变黑并伴有金属碎屑。
(二)油系统故障
1.油路堵塞:管路、滤网堵塞会导致油道不畅,影响润滑油的正常输送。可能原因是长期未对系统进行清洁维护,杂质、污垢在油路中积累。
2.油泵失效:油泵机械部件磨损,会造成输油量不足。这可能是由于油泵长期运行,缺乏必要的保养,关键部件过度磨损所致。
3.油压不足:除了油路堵塞和油泵失效外,系统泄漏导致油位降低,也会引起油压不足,进而影响压缩机各部件的润滑效果。
4.油温过高:冷却器水垢积存,传热恶化,无法有效散热,或者高粘油品使用不当,都会使油温过高,影响润滑油性能。
(三)性能故障
1.排气温度高:机组排气温度超过正常范围(如超过100°C),原因可能是机组的冷却水水位太低;油冷却器脏污;油滤清器的芯堵塞;热敏阀故障;断油电磁阀无法通电、线圈损坏或膜片破裂、老化;风扇电机故障;冷却风扇损坏;排气管道存在排气阻力(背压)大;环境温度超过规定范围;温度传感器故障;压力表故障等。
2.油耗大或压缩空气含油量大:冷却剂量过多,回油管堵塞,回油管安装不符合要求,机组运行时排气压力太低,油分离芯破裂,分离筒体内部隔板损坏,机组有漏油现象,冷却剂变质或超期使用等,都会导致油耗大或压缩空气含油量大。
3.压力异常:机组压力低可能是实际用气量大于机组输出气量,放气阀故障(加载时无法关闭),进气阀故障,液压缸故障,负载电磁阀故障,最小压力阀卡死,用户管网有泄漏,压力设置太低,压力传感器故障,压力表故障,压力开关故障,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输入软管漏气等原因。机组排气压力过高则可能与进气阀故障、液压缸故障、负载电磁阀故障、压力设置太高、压力传感器故障、压力表故障、压力开关故障等有关。
二、故障诊断方法
1.振动分析
通过测量压缩机关键部位(如轴承座)的振动加速度频谱,根据特征频率来判断故障类型。例如,转子不平衡时,振动频谱中会出现与转子旋转频率相关的明显峰值;轴承故障时,会在特定的轴承特征频率处出现异常振动信号。这种方法能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,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。
2.温度监测
利用超声波测温或红外热成像技术,对压缩机的轴承、排气口等易发热部位进行温度监测。当轴承失效或排气温度异常升高时,这些部位的温度会迅速上升,通过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数据对比,可及时发现问题。如轴承正常工作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,若温度突然超出该范围,很可能表明轴承出现故障。
3.油液分析
定期对润滑油进行采样化验,检测油品的粘度、酸值、水分、杂质等指标。若润滑油中杂质含量增加,可能意味着系统内部有部件磨损;酸值升高表明油品可能已经氧化变质;水分超标则可能导致润滑性能下降,加速部件腐蚀。通过油液分析,可以深入了解压缩机内部的磨损和润滑情况。
4.压力检测
测量油泵出口、润滑点、吸气口、排气口等部位的压力值,与正常运行参数进行比对。如油压不足、排气压力过高或吸气压力过低等异常情况,都能通过压力检测直观反映出来,进而帮助确定故障原因,例如油路堵塞可能导致油泵出口压力升高,而下游润滑点压力降低。
以上内容就是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与诊断方法了,熟悉掌握螺杆压缩机常见故障与诊断能够高效解决问题!
上一篇:传统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的对比
下一篇:没有了